在网上出现的骗术,其实都是五花八门,各种虚假包装,让人看的眼花缭乱,比如最近看到还有人利用“屏幕共享”行骗,“屏幕共享”原来是办公类型的功能,如今竟然被骗子利用,真的让人防不胜防。
那么,什么是共享屏幕?顾名思义,屏幕共享”相当于手机的录屏操作。它会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全都记录下来,并同步让对方看到,包括弹框显示短信、微信、其他App推送的内容。也就是说,你在手机上的任何操作,对方电脑上都能看到,包括输入密码、解锁的过程。
所以,如果不小心把自己的手机屏幕共享给骗子的话,结果也就可想而知,骗子一旦获取了屏幕内容,就会导致分享的人有受骗的损失。
在“屏幕共享”的诈骗中,骗子往往冒充“公检法”或注销校园贷款的银行工作人员、平台客服人员等,诱导受害者使用网络会议视频内的“分享屏幕”功能。一旦轻信了,对骗子开放了“屏幕共享”功能,即使骗子不主动询问,也能看到受害人手机上的所有信息,包括输入密码时跳动的字符、收到的验证码等,通过“屏幕共享”获取个人信息后,骗子就开始了实时诈骗,进而转走受害人的卡内资金。
警方通过梳理分析接报案件发现,诈骗分子实施“共享屏幕”诈骗,基本都分为两个步骤:
第一步冒充身份,赢得受害人的信任;
第二步引导事主下载软件“共享屏幕”诈骗。
一旦把屏幕共享给了骗子,那么骗子就会知道了受害人手机上的任何信息,都会同步显示到电脑上,即使切换到桌面或其他软件,此时手机中的内容,仍会同步显示在骗子的电脑上,所以想想还是后怕,一旦对骗子开启了“屏幕共享”,等于个人隐私被彻底暴露给骗子了。
目前,“屏幕共享”正混合各种形式多样的诈骗出现,借口也是五花八门,除了上面说的几种常见的借口外,比如冒充熟人领导屏幕共享确认事务,网络贷款屏幕共享填写资料,兼职刷单屏幕共享确认任务进度等等,套路也是层出不穷,但是不管什么类型的利“屏幕共享”的诈骗手法,实施诈骗的最后一步都是让受害者使用或下载可以提供“屏幕共享”功能的网络视频会议软件,目的就是偷窥用户手机上的隐私。
所以,平时遇到有人让你开启屏幕共享,千万不能轻易开启共享功能,尤其是针对陌生人,更要多点警惕,不要轻信,谨防上当受骗。
【推荐阅读】:赏帮赚app做任务赚钱,平台活动多免费赚赏金 |
【长期福利】:打开支付宝APP,在搜索框输入数字口令:797265314领取支付宝随机红包 |
【长期福利】:先领饿了么外卖红包,再去下单点外卖最高能省20元 |
交流Q群:9556339圈子Q群:18883322线报③群:57832663线报④群:19321330 |